跨專業的朋友總會有類似的疑問,原則上靠著技術吃飯的崗位,只要能夠掌握技能,滿足基礎學歷需求就足夠。但必須要承認的是,對于科班出身的朋友,在基礎理論知識儲備這方面來說,確實更有優勢一些。
跨專業的朋友,怎么才能進入到這個行業中呢?
1、自學編程課程,畢業后直接跨專業找
2、學習和目前方向相關的編程技術,畢業后“半跨專業”找
3、讀計算機研究生,直接更換行業方向
自學
首先來看種和第二種,其實都是通過自學獲得編程技能,在不升級學歷的情況下直接轉專業,大體思路相同。
而二者之間的區別在于行業的選擇。因為信息化行業本身是不產生任何價值的,只有依附于高收益的、自己更熟悉的行業上,才容易獲得更高的酬勞。
比如金融領域的信息化,包括像量化、數字貨幣等等。量化需要有非常扎實的Python功力,而數字貨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產物,其技術棧和量化是截然不同的。你需要對畢業后的情況有一些規劃,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學習什么技術棧。
想要達到一定高度,只靠自學是很難的
想要學好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,不光是年輕的朋友,對于年長些的“老司機”也是一樣。在技術之路深耕下去并不是一個輕松的決定,在十多年的經歷中,技術行業更新迭代的速度時常讓劉同學感受到壓力,隱隱覺得碰到了自己的能力天花板。
起初,劉同學像以前一樣寄希望于自學。
“我學過MIT的微積分課程,還試著讀過一些深度學習領域有名的書,但最高紀錄是讀到第4章,就再也讀不下去了。”
自學容易缺乏節奏感,有的時候為了貪快,還沒有把前面的東西給消化,沒有真正的變成自己的知識,僅僅只是一個概念,就往后走了。
到這里他終于意識到,在之余自學,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。
對于劉同學來說,減少技能焦慮,突破技術瓶頸是他的心愿。因此他對于課程選擇最怕的就是難度太低,畢竟自己在圖像領域多年,如果再學一些浮于表面的知識,實在意義不大。
然后他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在線碩士項目,選擇就讀#伊利諾伊理工大學#,人工智能碩士(計算機視覺與控制)專業。
沒想到,剛學完ECE437數字信號處理1、ECE438控制系統這兩門課,已經讓他收獲了很多驚喜。
這門課程的Dusan Veselinovic教授非常令人欽佩。因為我經常會翻筆記,在這個過程中才意識到他在課上幾乎把每一個知識點的原理,以及很多書上都沒講的東西,全都細致推導了一遍。不可思議,這位教授實在是太強了。”
如今,他會因為教授布置的一個問題反復思考10天左右,一遍遍推翻自己的結論,在周末的凌晨3點終于得出滿意的結論后提交,并從教授那里得到了滿分成績;
也曾在教授講到折疊效應時,立刻聯想到了日常時遇到的相同問題,根據教授講解的原理和消除方法,慢慢理解自己寫的算法應該如何優化……
求學之路雖然辛苦,但對于他而言樂在其中。
讀一個高水平的計算機文憑,成為科班生
如果能夠以科班研究生專業的身份進入職場,確實比上文所描述的,起點高了不少。但這條路的難度遠比自學大得多。
張同學就曾有兩次失敗的考研經歷:
首次是大學時,他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“跟風式”考研,缺少學習的目的性與學習的主動性。盡管也準備了近一年的學習時間,但是期間還兼顧找以及畢業論文,學習總是被迫中斷。
第二次考研時他已經畢業數年,加之還要兼顧和生活,本身也沒有必須考上研究生的壓力,學習狀態始終不佳,最終導致總分和國家線還有不小的差距。
事實上,跨考的難度是不小的,在職人員跨考更是需要經歷重重磨難,無論是付出的金錢成本(學費、跨省市讀研的行程費、住宿費)還是時間成本(考研+讀研平均5年)都是巨大的。
對于張同學來說,他需要通過最小的代價去獲得一個優質的文憑,并圓了自己的留學夢。
張同學最終選擇了海外在線碩士項目,北亞利桑那大學計算機碩士項目,總共花了大概10個月(兩個訂閱期內)學費在5W左右。
并且該課程設計是以任務為導向的,自主性非常高。課程何時開始、合適結束,完全由你自己來靈活安排,根據學習過程中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整規劃。正如在實際中不會讓你默寫代碼,能解決需要才是王道。
他們的路在這里,你的呢?
可以說,通過選擇+努力,兩個人都獲得了不錯的結果。反過來說,如果你的目標是快速提升能力,最小代價的得到一份科班文憑,選擇在線就讀海外學校碩士項目絕對可以實現你的心愿。